不知道如何選購豬肉?試看看以下5步驟!
1.從色澤來看
肉呈現鮮紅色 O
游離的水分是否成透明狀 O
2.聞看看味道
無異味 O
3.測試黏度與彈性
表面略粗、沒有黏滑性 O
按壓肉後無法恢復原狀 X
4.認明標章
豬皮上蓋有「屠宰衛生檢查合格」的紅色戳章 O
擁有CAS優良食品標章 O
※CAS優良食品標章:代表從原料取得、加工製造環境、產品的保存和運輸都符合衛生檢驗標準,吃起來會更安心!
買好了豬肉,到底怎麼煮最好吃呢?
1.不同的烹煮方式
喜歡烤、煎、炸、炒:
以腰內肉、里肌肉、梅花肉、小排為佳。
喜歡清燉、紅燒、煮、滷:
以蹄膀、腿肉、前後腳為佳。
2.烹煮前的小秘訣
更容易咀嚼!
切肉時可以逆著肌紋切割。
吃起來更滑嫩!
肉洗淨後放到冷凍庫,冰到八分硬度後再拌入太白粉、水和調味料(肉與水的比例約1:1,邊攪拌邊逐次慢慢加入),放置10分鐘後,過溫油撈起即可。
去除腥臊味!
使用滾水先短暫汆燙,之後重新加入新的水,並放少許的蔥、薑和酒。
另外,許多豬肉料理會加入蒜泥、醬油膏或是五味醬來提升味覺口感。
吃肉補肉?吃豬肉很營養嗎?
1.豬肉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,例如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及脂肪,能夠修復身體組織、加強免疫力,保護身體器官功能,並使毛髮擁有光澤。
2.豬肝擁有豐富的維他命A、維他命B12和鐵質。
3.豬腿則有豐富的蛋白質,對肌膚光澤很有幫助!
各種部位的豬肉差異哪裡呢?
◎ 小里肌肉
又稱為腰內肉,無筋、口感細緻,是豬肉中最嫩的一部分。
適合煎、炸、炒等烹調方式。
◎ 大里肌肉
較小里肌有咬勁,適合煎、炸、炒等烹調方式。
很多店家使用此部位做炸豬排。
◎ 帶骨里肌肉
又稱為帶骨豬排、小排,肉質緊實,帶些許油花。
台式炸豬排多使用此部位,料理後有濃厚的肉質香味。
◎ 肩胛肉
又稱為梅花里肌,肉質嫩,油脂分配適中。
適合烤、煎等料理方式,通常用來做叉燒或燒烤類肉品。
◎ 後腿肉
油脂較少,僅帶一點肥肉,適合切成肉絲或肉片。
煮後的口感較不會澀,通常用來做燒烤、火腿、肉鬆。
◎ 腹脅肉
又稱五花肉、三層肉,油脂較多,口感Q嫩。
適合做西式培根或中式控肉等料理。